第(2/3)页 “老爷,如今顺平的风寒已好,小人明日可以去小食铺上工了。” 林寄明点头,“行,你且安心去上工,顺平的身体还得养养,在家里梁大姐可以帮着照看一二,不会有事。” 刘石头满脸感激。 “是。” …… 自从四海开始去书院念书,知夏不用教他念书写字,终于有了大把的空闲时间。 在家里宅着看话本子无所事事的时候,赵玉珍不觉得有啥。 反正家里也不少她一口吃的。 画图样子让彩云根据她的意思用鞣制的猪皮制作小皮包的时候,赵玉珍也不觉得有啥。 毕竟女儿是在干正事。 唯独她出门的时候,赵玉珍就开始提心吊胆。 她实在是怕了。 生怕知夏哪天一抽风,又以先斩后奏的方式将家底掏个底朝天,她如今还怀着身孕,可受不得这样的惊吓。 过年那段时间,豆腐摊、小食铺还有豆腐乳好不容易又赚了一百多两银子,如今家里养了这么多人,还有几家铺子,手里不留余钱肯定是不成的。 大儿子过几个月就十五,这里的人成亲普遍都挺早,就算这两年不成亲,也得先将婚事定下来。 说到定亲,首先下聘就得花钱。 小儿子念书花销同样不小。 再加上每个月还得给他们一些小用钱开销。 好在知夏最近虽然小动作不断,大动作却是没有的。 她去瓷器铺子订购了三十支玉壶春瓶,存放在小食铺里装果酒用来招待客人。 别看这瓶子小小一支,价钱甚至比赵玉珍用来腌制腐乳的大陶坛还要高。 不过人靠衣装马靠鞍,想让东西卖个好价,该花的钱还是得花。 这笔花销她倒是没找赵玉珍要,都是自掏腰包购置。 倒是没辜负她花的心思,自从果酒在铺子里上了架,不仅年轻的男子喜欢,新街那些小姐们更是喜爱,没几天就销售一空,顺带着还将铺子里的生意带火了一小把。 知夏想着镇上那些小姐们喜欢度数低、口感温和的酒水。 如今正月还未过,既没果子也没花的,她便试着让赵玉珍教她用糯米酒发酵,但过滤之后得到的米酒偏浑浊,远不如之前用白酒泡的山里红酒和山葡萄酒清亮,口感跟果子酒比起来,相对普通,只是度数比白酒要低一些。 同样是酒,山里红酒和山葡萄酒一小瓶卖十八文,这种米酒却只能定价到八文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