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样一来,前堂倒是空了不少。 赵玉珍心态还算平常,毕竟女儿几斤几两她是清楚的,前世好歹也是受过多年教育的,甭管借用、改用亦或者自创,几句诗对她来说,根本不算啥。 五福跑进跑出的忙活,虽然没说啥,见铺子里人多起来,到底也是开心的。 知夏也没预料到,原本只是突发奇想弄几句诗装点一下简陋的铺子,让铺子看起来有格调一些,却意外的火了一把。 正因为这边的轰动吸引了许多人,原本准备要卖一天的食材,未时刚过就没了。 见那些读书人还意犹未尽的,便推迟了半个时辰才打烊回家。 到家之后的第一件事,一家人聚在一起先将今天铺子里赚的钱数了数,总共是七百六十三文。 比之前摆小摊还多一百文出头呢,也就是今天准备的食材不充足,要是充足的话,卖个八百文应该不成问题。 “娘,咱明天得适当加点食材了吧?尤其豆腐,黄豆恐怕得再加十斤才够卖到傍晚。” 老街的豆腐摊一天三十斤黄豆卖的还挺快的,铺子里预留了二十斤,昨夜总共泡了五十斤。 豆腐物美价廉,营养价值高,在老街又没得竞争。 别说六十斤,八十斤恐怕都不成问题,只不过耗费的时间太长也没必要,东西嘛,吃个欠才会让人念念不忘。 现如今夜里人不一定多,等明年老街码头开放,每个月应该会开几天夜市,到时白天夜里的,就真得八十斤黄豆才够用了。 赵玉珍跟林寄明对视了一眼。 “加十斤吧。” 她说完,起身往厨房走去。 知夏寻思还有点事没讲完,爹又做不得家里的主,便没将他考虑在内,起身跟着赵玉珍进了厨房。 “娘,还有蛋呢,昨天也不知道鸡蛋仔能卖成什么样,就只收了三十个蛋,今天是不是能加到五十个?” 原本上午鸡蛋仔没卖几个出去,下午将鸡蛋仔做出来一分为四之后,后面来了一拨人,没一会就卖完了。 赵玉珍拿了盆,从米缸里舀米准备淘米煮饭。 “鸡蛋也多收点吧,反正用不完第二天还能接着用,到时候将先后收的蛋做好标记就是了,先收的先用,后收的缓缓用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