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至于花车那边的豆腐摊,让赵家老三赵松武去看着了,赵玉珍也跟娘家商量好了,往后摊子就交给他来看,跟二嫂一样,一个月三百文工钱,早卖完可以早收摊,大哥二哥得空出手来帮知夏做纸,她就没有另外作安排了。 铺子里售卖的东西,除了之前的芝麻糖馅饼、铁板豆腐和豆花之外,还增添了蛋仔糕、卤蛋和酸梅汤。 跟之前一样,芝麻糖馅饼是提前煎熟热在鏊子上方的架子上的,以免人多起来的时候会来不及。 铁板豆腐还是用之前的鏊子煎,鏊子旁边还有一个灶口,上面煨着装卤蛋的敞口铁釜,有人点鸡蛋仔的时候,林寄明就会将铁釜移到一旁的灶台上,将鸡蛋仔做好之后,又将铁釜放回原位。 再往旁边,柜台上摆放着豆花和酸梅汤。 卤蛋赵玉珍本就会。 卤蛋受欢迎的话,回头她还想卤点别的花样进去呢。 酸梅汤是知夏为了丰富铺子里商品的种类,去药铺找大夫花了三百文买来的方子,如今天气仍旧炎热,倒是还能卖一段时间,等到天气凉快了,可以换上能暖身的酒酿圆子。 酒酿圆子的甜酒可以自己做,糯米圆子也能自己搓,大大节省了成本。 “食趣”的招牌一挂上去,铺子就开业了,赵松祥拿着一张铜锣在门口边敲边招呼客人,“今天小食铺开业,凡在铺子里点吃食的客人,都能得到一份免费的酸梅汤。” “买一颗茶叶蛋也有吗?”有人问。 一旁的知夏忙搭言。 “都有都有,诸位里面请。” 她说着,还朝着铺子里做了个请的手势。 见小食铺里的吃食都挺实惠,逐渐有人愿意上前尝试,之前小吃摊积攒的不少老主顾得知了铁板豆腐摊重新开业,也纷纷来捧场了,一时间,铺子里人满为患。 不仅铺子里五张桌子全部坐满了人,连后院四张桌子也坐满了。 幸好赵家来了不少人帮忙,知夏、五福、赵林负责招呼客人和结账,几个嫂子上菜收碗洗碗,其余几人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,事情虽多,但这么多人一分配,到每个人手上的事情也就不多了。 赵家人见小食铺里生意这么好,还是挺为他们感到开心的。 第(3/3)页